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之《感化在课程表中的艺术》
2025-03-04 21:06:58 来源:中国政廉网河南讯
编辑:闫永岭 浏览量:98261
中国政廉网河南讯(禹志军):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之《感化在课程表中的艺术》
高乐乐,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教师。2019年参加工作,现在担任祥符区实验中学七五班班主任兼英语老师。
座右铭:教育不是雕刻,而是唤醒
班主任身份不是权威的象征,而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陪伴者。我逐渐明白,比起用制度约束行为,更重要的是用理解搭建桥梁。当学生偷偷流泪时,选择递纸巾而非追问;当课堂说话违纪,用“课堂监督者”代替惩罚——这些转变让我发现,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而非驯服。
阳光斜斜切进教室的玻璃窗,在我的教案本上投下细碎光斑。我抬眼望向教室后排,那个女孩又在低头涂画,铅笔在素描本上游走的沙沙声像春蚕啃食桑叶。她的刘海总垂在眼前,像道雾蒙蒙的纱帘。开学半个月,从没听她主动说过话。课间操总缩在队伍最末,交作业时手指会微微发抖,月考成绩单上她的名字永远卡在中下游的缝隙里。"这是小艺画的?"课间的喧哗被惊叹声割裂。围观的同学们像发现新大陆,她缩在座位里,耳尖红得要滴血。
当班级需要绘制新课程表时,我将重任交给小文艺,这个决定让女孩第一次感受到被需要的温暖。她在绘制过程中克服自我怀疑,同学们真诚的赞叹像阳光照进心扉,唤醒了她沉睡的自信。获得认可开始主动学习,成绩稳步提升。
艺术创作转化为成长脚手架,使天赋展示成为自我教育的载体。当课程表不再是冰冷的表格,而是承载集体记忆的艺术品,教育的温度便在日常细节中自然流淌。期待每位同学在服务集体的过程中,绘就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系。
教育不是雕塑完美作品,而是守护每颗种子用自己的方式生长。当我们在晨读时听见花开的声音,在晚风里等待迟放的蓓蕾,这平凡的坚守,终将在某个未来绽放成星辰大海。
供稿: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